除了前面提到的常见工艺流程外,电镀废水处理还有以下工艺流程:
化学法
钡盐法:向含铬电镀废水投加钡盐,使废水中的铬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,生成难溶的铬酸钡沉淀,从而将铬从废水中去除。该方法适用于含铬浓度较高的废水,但要注意控制钡盐投加量,避免钡离子残留造成二次污染,且处理后的沉淀需妥善处置。
铁氧体法:在含重金属离子的电镀废水中加入铁盐,通过调节 pH 值、温度等条件,使重金属离子与铁离子一起形成铁氧体晶体,将重金属离子包裹在晶体结构中,实现重金属的去除和稳定化。该方法处理效果好,能同时去除多种重金属离子,但工艺条件要求较严格,需要控制反应参数。
物化法
蒸发浓缩法:对电镀废水进行加热蒸发,使水分汽化,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则被浓缩在剩余的溶液中,从而实现废水的减量和重金属的浓缩回收。一般适用于处理含高浓度重金属且成分相对简单的电镀废水,常作为其他处理方法的辅助手段,如与化学沉淀法联合使用,先通过化学沉淀去除大部分重金属,再对剩余的高浓度废水进行蒸发浓缩。
活性炭吸附法:利用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,吸附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、有机物等污染物。主要用于处理含铬、含氰等电镀废水的深度处理,可进一步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浓度,使处理后的水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。但活性炭吸附容量有限,需要定期更换或再生。
电化学法
原电池法:以颗粒炭、煤渣或其他导电惰性物质为阴极,铁屑为阳极,废水中的导电电解质起导电作用构成原电池。通过原电池反应,阳极铁屑溶解产生亚铁离子等,可与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、絮凝沉淀等作用,从而去除重金属。
电渗析法:将阴、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,并用特制隔板隔开,在电场作用下,以电位差为推动力,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,使电镀废水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不同的电极方向迁移,从而实现废水的浓缩、淡化、精制和提纯。